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δ Scuti样本搜寻与星震学指数研究获进展

作者:吕成龙 发布时间:2024-07-22 【字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室博士研究生吕成龙,在导师艾力·伊沙木丁研究员的指导下,证认了765颗盾牌座δ型脉动变星(δ Scuti)并给出了它们的恒星参数,对其中得到了星震学指数的样本分析发现星震学指数与恒星参数可能存在相关性。相关成果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A,2024,686,A174)。

δ Scuti是一类特殊的A-F型恒星,主要表现为压力模式振动,位于赫罗图主序带和脉动不稳定带的重叠区域。由于其具有复杂的振动模式和频率信息,如何准确地识别这些频率的脉动模式是目前相关研究工作的难点问题。

该研究利用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第四周期的观测数据,从近20000颗恒星中认证出765颗 δ Scuti。使用大视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低分辨率光谱数据,得到了它们的恒星大气参数。通过经验关系和二维自相关方法,确定了其中148颗δ Scuti的星震学指数,包括大频率间隔(Δν)和最大振幅频率(νmax)。

研究结果显示,这批样本的光谱类型、脉动周期、脉动振幅和恒星参数(如质量、半径、有效温度、表面重力和光度等)均符合典型 δ Scuti特征;对得到了星震学指数的样本分析发现Δν与恒星密度之间,以及νmax与金属丰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对这765颗 δ Scuti在理论脉动不稳定带内分布的统计分析表明,它们中处在零龄主序和主序阶段的 δ Scuti的脉动频率与恒星温度之间存在正相关;由于样本数太少,对于其它演化阶段无法得到确定结果。该项研究为深入理解恒星内部结构和演化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样本;其中星震学指数的确定有助于对δ Scuti脉动模式的识别,为开展细致的星震学模拟工作奠定了基础。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51/0004-6361/202346985

左图为 δ Scuti在赫罗图上的位置。右图为二维自相关方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