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人才队伍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与中心 | 交流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信息公开 | 违纪违法举报
  邮箱用户登陆 @xao.ac.cn 密码
台长信箱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传媒扫描
人才招聘
重大任务
科研专题
学术交流
会议承办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新疆天文台证认迄今最大样本的大质量坍缩候选体
2015-07-01 13:59:00| 【 【打印】【关闭】

  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博士研究生何玉新等人,利用澳大利亚22米毫米波望远镜的巡天(MALT90)数据,从不同演化阶段的405个大质量分子云团中证认了131个坍缩候选体(High-mass Infall Candidate),这是目前最大的一个大质量塌缩候选体样本,提供了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初始条件和早期演化的极好样本。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20154501926-1936)。 

  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至今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研究处于大质量恒星形成早期的分子云团,对于揭示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初始条件和形成机制至关重要。同时,塌缩运动是伴随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的一种重要动力学特性,是大质量恒星形成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现在已经证认的坍缩候选体数目非常有限,因此大质量坍缩候选体成为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的重要样本。 

  科研人员使用澳大利亚22米毫米波望远镜的巡天(MALT90)数据,用光薄谱线N2H+(1-0)示踪系统速度,以及光厚谱线HCO+(1-0)HNC(1-0)示踪分子云团的大尺度下落运动开展研究。处于坍缩状态的分子云团,光厚谱线会显示蓝不对称的谱线轮廓,而且分子云团中心附近的谱线都显示蓝不对称(如下左图所示)。利用成图观测数据,通过仔细检查每一个分子云团中心及邻近位置的分子谱线轮廓,确认它们都呈现相同的蓝不对称特征,从而保证看到的蓝不对称谱线是坍缩引起,而不是分子云团的转动或分子外流运动造成。 

  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处于无星、原恒星、超致密电离氢区的大质量分子云团的坍缩候选体探测率分别为34.52%38.61%21.52%。但是,不同演化阶段坍缩候选体的下落速率基本相同,这些坍缩候选体都满足形成大质量恒星的条件。

图为:一个典型的大质量坍缩候选体的谱线图

 

作者:周建军

附件:
评 论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2014 新ICP备14002045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一街150号 邮编:830011 电话:0991-3689007、3689002 传真:0991-383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