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研究人员利用欧洲甚长基线干涉网(European VLBI Network, EVN)对磁螺旋桨激变变星LAMOST J024048.51+195226.9(J0240+1952)开展观测,首次给出该源毫角秒分辨率射电图像,并捕捉到该源的射电耀发现象。相关成果已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快报》(2024, MNRAS, 528, L112)。
磁螺旋桨激变变星是一类特殊的吸积双星,拥有一颗自转很快的磁白矮星和一颗主序伴星,其白矮星快速旋转的磁层像“螺旋桨”般将从伴星吸积来的物质甩出。相对常规激变变星,该类源射电光度较高,且存在快速光变。对该类源开展射电观测研究有助我们探究其射电辐射起源和机制,以及理解其吸积过程。
J0240+1952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例磁螺旋桨激变变星,拥有目前已知自转速度最快的白矮星。研究人员运用相位参考技术对该源开展了VLBI观测。该技术利用一颗邻近射电强源对目标源做相位校准,可有效延长数据相干时间进而提升成图信噪比。研究人员运用此技术成功获取了J0240+1952的高分辨率射电图像,并通过对数据做短时标切片分析,得到了该源的射电光变。
研究发现,J0240+1952的射电辐射在两个天文单位尺度上依然致密,且亮温度高,为非热辐射起源;其射电流量在数十分钟级时标上存在快速变化,并伴有交叠的多耀发现象。研究认为,该源的射电辐射符合磁螺旋桨模式驱动的辐射机制,其交叠的多耀发现象可被解释为一种同步辐射的叠加效应,而同步辐射来自此系统吸积流中多个不断膨胀的磁化团块。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磁螺旋桨激变变星J0240+1952的VLBI图像(左)和射电光变图(右)
论文链接:https://ui.adsabs.harvard.edu/abs/2024MNRAS.528L.112J/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