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人才队伍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与中心 | 交流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信息公开 | 违纪违法举报
  邮箱用户登陆 @xao.ac.cn 密码
台长信箱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传媒扫描
人才招聘
重大任务
科研专题
学术交流
会议承办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南山1米大视场望远镜首次发现彗星
2024-06-04 13:24:18| 【 【打印】【关闭】

2024年3月8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1米大视场望远镜(NOWT)拍摄到一颗移动天体,次日,星明天文台半米望远镜(HMT)对其进行后随观测,并将数据上报至国际小行星中心(MPC)。该目标最初由德国天文学家Robson Hahn于4月10日作为近地天体候选体(NEOCP)报道,随后该目标被MPC指定临时编号2024 FG9,并在电子通告MPEC 2024-G199上发布。

6月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电子通告(MPEC 2024-L04,链接:MPEC 2024-L04 : COMET P/2024 FG9 (Nanshan-Hahn) (minorplanetcenter.net)),正式宣布小行星2024 FG9是一颗彗星,并将其重命名为P/2024 FG9 (Nanshan-Hahn),中文译名南山-哈恩彗星。当晚,天文电报中央局(CBAT)发布第5401号电子通告(链接:cbat.eps.harvard.edu/iau/cbet/005400/CBET005401.txt),详细介绍了该彗星的发现过程。因此,最早发现并上报该目标的NAS团队(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和星明天文台合作的小行星搜寻项目团队)和Robson Hahn共享这一发现。

彗星是由冰冻气体、岩石和尘埃组成的围绕太阳运行的雪球,当其运行靠近太阳时,会被加热,并喷出尘埃和气体,形成巨大的彗尾。它们是太阳系形成初期的遗留产物,因此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南山-哈恩彗星的远日点接近木星轨道,近日点在火星轨道附近,因此,其轨道极易受木星和火星引力影响而发生变化。该彗星已于5月20日到达近日点,最大亮度17.5星等,轨道周期约5.88年,轨道倾角约1.73度,是一颗短周期木星族彗星。

自2022年12月起,新疆天文台与星明团队携手合作开展了小行星搜寻项目NAS,该项目在此前已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DB2和2023 VB2。南山-哈恩彗星的发现作为一个里程碑事件,再次体现了NOWT是新疆天文台和业余天文工作者深度合作的重要设备,并为今后不断提高NOWT的科研产出,及双方加强在近地小天体的发现和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图 1 南山1米大视场望远镜观测到南山-哈恩彗星的图像

图 2 南山-哈恩彗星的轨道模拟图

作者:冯国杰

附件:
评 论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2014 新ICP备14002045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一街150号 邮编:830011 电话:0991-3689007、3689002 传真:0991-383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