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人才队伍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与中心 | 交流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信息公开 | 违纪违法举报
  邮箱用户登陆 @xao.ac.cn 密码
台长信箱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传媒扫描
人才招聘
重大任务
科研专题
学术交流
会议承办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科研人员在彗星活动性研究方面获得进展
2024-09-04 19:11:10| 【 【打印】【关闭】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室张轩、刘进忠等科研人员,利用南山一米大视场望远镜(NOWT)对不同动力学类型彗星开展了宽带测光观测研究,通过多波段数据分析了彗星38P/Stephan-Oterma, 64P/Swift-Gehrels和C/2017 M4 (ATLAS)在不同时标下的活动性特征,相关成果发表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AA, 2024, 24(08): 085013)

彗星的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其轨道上的挥发性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等)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升华,并引发尘埃运动,从而形成包裹彗核的彗发和长长的彗尾。彗星活动性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彗星的大小和成分,以及外界天体的引力扰动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彗星在接近太阳时展现出不同的活动特征。

在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首先利用图像增强技术提取了彗星的形态学特征。实测数据显示,太阳径向辐射压、彗核旋转状态以及核活跃区域的差异是导致不同彗星特征的主要原因。其次,研究人员通过计算Afρ参数来表征彗星的尘埃活动性,结果显示三颗彗星在观测期间处于中等到高活动性。此外,结合目标特性,研究人员使用经验参数对三颗彗星的尘埃质量产生率进行了定量估计。最后,多波段测光数据显示,彗星色指数的变化与彗发中尘埃颗粒性状的变化密切相关。

该研究为彗星物理性质和活动性参数的最新理解提供了一系列重要数据,不仅对进一步探索彗星的活动性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开展彗星空间探测计划提供了宝贵的科学参考。

图一 彗星等照度线图像(左),彗星R波段两种增强技术图像

(中:Azimuthal Renormalization、右:Larson-Sekinina

图二 彗星色指数对比

作者:张轩

附件:
评 论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2014 新ICP备14002045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一街150号 邮编:830011 电话:0991-3689007、3689002 传真:0991-383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