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研部门 > 射电天体物理研究室

射电天体物理研究室

射电天文学是现代天体物理学的重要分支,通过探测天体发射的射电波信号,揭示宇宙中各类物理过程。相较于传统光学观测,射电手段能够穿透星际尘埃的遮蔽,为探索天体演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窗口。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射电天文学已催生了脉冲星、类星体、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发现,极大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结构与演化的认知边界。近年来,随着观测灵敏度与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射电天文学正步入高灵敏度与大数据驱动的新阶段,在基础科学研究与国家空间战略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射电天体物理研究室依托新疆地区优良的射电观测环境,自1992年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建成运行以来,持续推动我国西部射电天文学研究的发展。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与开拓,研究室已形成以脉冲星物理与引力波、恒星形成与星际介质演化、活动星系核与星系演化、天体化学与生命起源、行星科学等为核心的前沿研究方向,致力于通过多波段观测与理论研究的深度融合,系统探索从银河系至宇宙尺度的天体物理规律。

研究室目前组建了5个研究团组,包括脉冲星研究团组、恒星形成与演化研究团组、星系宇宙学研究团组、天体化学研究团组、行星科学研究团组,现有职工52人(含特聘研究助理、博士后),其中高级职称36人,具有博士学位45人。研究队伍扎根西部射电沃土,已成为我国射电天文学领域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研力量,持续推动我国天文前沿探索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