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人才队伍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与中心 | 交流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信息公开 | 违纪违法举报
  邮箱用户登陆 @xao.ac.cn 密码
台长信箱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传媒扫描
人才招聘
重大任务
科研专题
学术交流
会议承办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恒星形成区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荣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4-07-22 10:49:27| 【 【打印】【关闭】

近期,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202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获奖科技成果和特等奖获奖人员的决定》(新政发〔2024〕32号)的通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区物理化学性质研究”项目荣获2023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 新疆天文台加尔肯·叶生别克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利用新疆天文台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及国内外其它望远镜的多波段观测数据开展不同演化阶段和不同类型恒星形成区物理化学性质的系统研究。

恒星在星系的星际介质中诞生,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反馈作用又深刻改变着星际介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而影响星系的演化进程。恒星的形成演化涉及星际介质的循环、星系的演化、星际分子演化乃至生命起源等诸多天体物理的基本问题,一直是当代天体物理关注、研究的热点领域。恒星形成区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与恒星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是研究和认识恒星形成过程的重要契入点。

该项目由加尔肯·叶生别克、周建军、何玉新、李大磊、汤新弟主要完成。主要成果包括:得到n 可以为任意值的动力学的莱恩-埃姆登方程;证认345个大质量分子外流;发现大尺度尘埃泡通过扫集塌缩模型,而小尺度尘埃泡通过辐射内爆模型触发恒星形成;揭示不同类型恒星形成区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并探测到107个新的水脉泽。该项目成果揭示了恒星形成区物理化学性质的复杂特征,对于深入理解和认识恒星形成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周建军

附件:
评 论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2014 新ICP备14002045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一街150号 邮编:830011 电话:0991-3689007、3689002 传真:0991-3838628